Thursday, March 15, 2018

苏小和:霍金离世,标志着人类的理性自负走向低潮

      Image by Musi_Zhang via Flickr


        一直以来,霍金都是一个话题,尤其是在霍金是否有上帝信仰的命题上,很多人拿着霍金说事儿。不信上帝的人说,你看,霍金不信上帝,但他是伟大的物理学家;信上帝的人说,看,霍金这个人不信上帝,注定活着的时候辛苦,死了以后不得救。前者是无信仰的傲慢,后者是有信仰的傲慢。事实上,很多人都是靠一些段子在讨论霍金,除了证明霍金是一个大名人之外,这些讨论没有任何意义。


霍金编辑过一本数学论文集,精心编选了从欧几里德到图灵等大数学家的31篇经典数学论文,霍金还为每位数学家写了介绍,并且把书名叫做《上帝创造整数》(god created the integers)。霍金引用的是数学家loepold kronecker的句子,“上帝创造了整数,其他一切都是人类的工作”。有心的人们可以用英文检索一下。

事实上《圣经》在描述人的行为的时候,也大概是这个意思:上帝是开始,上帝是结束。中间的过程,是人的行为。

但现在的人们,无论是欧美人,还是东方人,都处在对圣经话语的需求斜率下行阶段,人们沉迷于知识的快乐,不再认为圣经是人类的行为指南,导致人们普遍不了解圣经传统。在这个时候,人类的行为分为两个向度,一类人强调回到圣经,提倡基于圣经话语的保守主义,对人类的道德秩序报以绝对的怀疑和警惕;另一类人则在知识的世界里载歌载舞,认为人类可以靠自己抵达正义,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

霍金出生的年代,并不是一个人们视上帝信仰为愚昧的年代,他就读的学校,是剑桥大学的三一学堂,这是一所极其悠久的教会学院,1350年就已经建成,具有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所有特征,并始终保持着在人类法学研究领域的强大实力。比另一家建成于1546年的三一学院更有影响力,虽然三一学院后来的名声的确很大。所以在剑桥,久负盛名的超一流学院,排名第一的是三一学堂,其次是三一学院,第三是国王学院。在这样的学校求学,而且是在西方左倾自由意志主义大面积兴起之前,整个欧美社会并没有全面去信仰,霍金在这里不可能没有接触到圣经传统。事实上他的妻子吉恩就是一名非常投入的基督徒,一间教会唱诗班的女高音,他们的小儿子甚至取名叫做摩西。他们的婚姻曾经因为霍金与护士的恋情而破裂,霍金与护士再婚,吉恩也与别人再婚。不过后来霍金的第二次婚姻失败,吉恩又回到霍金的身边。我的意思是说,类似于霍金这个年纪的英国人,对于圣经传统,可以说是一种集体意识,每个人都生活在这样的传统之中,没有人例外。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理解理解霍金这样的科学家,简单靠一些段子一些八卦,是无意义的。如果不了解这个传统,就对霍金的观念秩序和复杂人性没有足够的理解能力。





 霍金的亲笔签名



关于霍金的问题,事实上意味着人们的又一次自由选择:我选择圣经传统,所以我就会对霍金的物理学价值有某种隐蔽的怀疑,警惕人们越过人性论和认识论的边界,形成一种理性的自负,从而给世界带来人道主义的道德灾难。事实上霍金也有这种伦理的焦虑。比如他对人工智能的态度就偏怀疑,并预言外星智能生命有可能奴役人类。记得他访问香港的时候,有人问他怎么看待核武器,霍金回答,人类的确有足够的智力创造出核武器,但人类是不是有足够的智力合理使用核武器,就很难说了。可见霍金对人类的道德秩序保持强烈的怀疑态度。

我想说的是,霍金当然知道他自己就生活在强大而且古老的圣经传统之中,按照我的理解能力,我认为霍金的观念秩序里肯定有上帝。霍金的科学家的一生,是一个生活在上帝信仰秩序下的人对宇宙拥有无穷无尽的好奇心的一生,这种巨大的好奇心具有人类认识论的通病,即一种人类的理性的自负。但这是一种认识论的常态,每个人在发现知识之后,都会试图离开上帝,明确自己的意义。所以,霍金的离世,标志着人类的上一轮理性的自负可能进入低潮期,他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人们从他这里学会了奇点、黑洞这样的关键词,这些新鲜的词语是如此迷人,以至于人们越来越不屑于讨论上帝。即使圣经开篇明确告诉人类,“起初,上帝创造了天地”,上帝才是这个世界真实的奇点。

霍金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他的一生就是用他的智慧挑战上帝,甚至试图用他找到的新概念取代上帝,而上帝则让他坐在轮椅上战斗。如同圣经里记录的那样,当年的以色列,孔武有力,智慧超人,他在狂野里和上帝格斗,竟然打成平手,但以色列的代价是他的腿瘸了,从此成为一个残疾人。

霍金的存在是人类境况的一个隐喻:所有人都想挑战上帝,然而所有人都是上帝的奴仆,只有顺服上帝的人才是有福的。

这个世界有时候很有趣,很多人认为自己不相信上帝,但一旦遇到与上帝有关的话题,却又非常愿意参与讨论,发表他们的反对的观点。在这里,必须要强调一个常识,反对也是一种关心,反对也是一种参与。真正的无神论者是不存在的。在我还没有建立起我自己的上帝信仰的时候,我并不关心这些问题,我希望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吃吃喝喝,谋求名利。但我第一次遇到这个话题,我却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感。那个时候我才了解自己,事实上我是关心上帝命题的,尤其是关心我自己从哪里来,死后到底去哪里。

霍金之死,让那些反对圣经传统的人们,再一次兴起了关于上帝存在的大讨论。



(霍金亲自体验零重力感应)



霍金的一生也是这样。曾经有人和他讨论安乐死是否合法化的问题,霍金作为一个极其深度的渐冻症患者,给出的回答却令人震惊,他说,“每个人有自由选择结束生命的权利,但那将是一个重大错误。无论命运有多坏,人总应有所作为,有生命就有希望。”从这句话可以看到,霍金对生命有某种意义上的敬畏,他对苦难的认知和直面能力,比太多的人们高迈很多,而且他能意识到一个人的生命隐含着使命、责任和希望,这是新教伦理秩序,这是圣经的价值观,韦伯早就描述过。

对于知识,霍金的态度也是开放的,比如他曾经发表过一次主题为“启蒙运动”的演讲。霍金鼓励人们时常仰望星空,试着从所见到的景像中找出宇宙的意义,思索宇宙之所以存在的机制,劝勉人们一定要保持一颗好奇的心。熟悉思想史的人们能够理解,这是基督教传统思想史中的自然神学的思路,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人们在这个地带有大量的思想建构,当然也有大量的辩论。比如康德的名言,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和霍金的观点是一致的。但和康德不同,霍金深度思考的不是他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命运,而是思考的人类整体的命运,他的目标是要探寻外星生命,尝试回答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科学命题:我们是否孤独地生存在这浩瀚宇宙之中。

有趣的是,霍金之所以如此热衷于探讨外星球生命,事实上是他担心人类所寄居的地球会有一天毁灭,他希望人类有能力迁徙到另一个安全的星球上面去。这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巨大担忧,具有圣经末日论的征象。这是圣经价值观中的一个重要元素,真正信仰上帝的人们,把每天都看成末日,因此每天都努力工作。而那些财大气粗,醉生梦死的人们并不担心这么遥远的问题,他们更希望自己永远活在这个世界上,希望自己有能力逃脱死亡的诅咒。所以霍金的问题意识非常长远,他不是一个过一把瘾就死的短视之人,也不是一个希望自己在这个世界上长生不老的人。

整体看,霍金是一个学习能力极强的人,这缘于他的家庭教育习惯。霍金的父母是杰出的科学家,父亲是医学家,在寄生虫研究领域享有很高的学术地位,而母亲在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这个家庭最大的特征,就是所有人都沉迷于读书,每个人都手不释卷。人们看见,即使在餐饮的时候,他们全家都是在默默地边吃边读书,没有人在餐桌上说闲话。霍金的学习习惯就是这么养成了,事实上在他的身体完全失去说话能力之后,他总是能够找到最艰难的方法,让自己继续学习,继续思考。

从认识论的秩序来讲,一个人如果不是对远方之远的目标拥有充足而强大的信心,不可能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依然坚守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想象力。人们在面对巨大困难的时候,通常都会选择放弃;在面对巨大幸福的时候,通常都会选择享乐。这是人性论的常态。立足于这一点,霍金作为科学家的一生,几乎就是一个神迹,很少有人在他的身体处在完全失去任何能力的条件下,还拥有巨大的理论张力。事实上在霍金只有20岁的时候,他就被发现患上了令人恐惧的渐冻症,医生宣布他只有最多两年的寿命。但神奇的是,霍金活下来了,虽然身体很快就失去了行动能力,甚至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但他依然在不用任何工具仅仅用大脑内部的想象就完成所有的数学计算。所以有人说,霍金的物理学论文简直就像音乐天才莫扎特一样,仅仅靠想象力就写出了人类最优美的论文。

这就是人们热议的霍金,英国人霍金。他的直面苦难的勇气和毅力,他的信心,他对宇宙的好奇心,表现出一个生活在圣经传统之下的人所拥有的刚强壮胆,从不惧怕的精神,而他作为杰出物理学家的问题意识,又表现出一名现代知识分子醒目的理性自负。

霍金是这个时代的一个影像,也是人类在人性论和认识论意义上的一个缩影。每个人都拥有上帝赋予的天资,每个人都试图挑战上帝,然而每个人都是上帝的手下败将。很多时候,人们看见霍金老态龙钟,身体完全失去意义,惟有大脑在高速运转,相信很多人都会怀疑这样一个只靠大脑不靠身体的人,是不是不会死去。然而和所有人的结局一样,霍金毫无悬念地死了。

死亡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一件大事,在我们死去之前,我们左右奔走,意气风发,试图把世界抓在自己的手上。然而我们每个人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这就是霍金的命运,理所当然,也是每个人的命运。愿所有的人们在死亡来临之前,多多思考我们的灵魂要去哪里,这或许比霍金思考的“宇宙来自哪里,为什么宇宙是这个样子”的问题更加重要。







This is a guest post from physbook team, and protected under CC BY-NC-SA 3.0 License. Unless otherwise stated in the comment text, without author(s) written permission, please specify: Reprinted from Physbook (RSS)/转自飛思播客 (RSS) with the article's link (Please do not change the Title. Remain the link same at least because we could make changes on the content in further updates otherwise you will be responsible to the mistake you spread to readers) OR Trackback in the comment "[...]quotes/引用[...]" with your article part and link FOR reproducing or using the whole or any part of the content.
Leia Mais

歡迎Wlcom

分享是主旋律,,工具类总结,tips and derivations that will make it easier for me to perform the various tasks im faced with. These notes cover a wide range such as data analysis utilities (details see my site tags). this site is mainly used to help me clarify/sumarize/debug/backup/refactor/organize my thoughts,我的生产力解放,不用把更多的时间赔上,and capture my interests with time savingmay helpful to you literally we turn to a grp blog and collaboration,,,, on the other hand, i strongly suggest to subscribe inside a rss reader rather than refresh the website each time,,,alternatively, you can subscribe as podcast inside like itunes if you wanna download media contains ,,, also the microblog site is a complement to our website. - @Musibolun

For Commenters: To enter in LaTeX in comments, use $latex $ (without the < and > signs, of course; in fact, these signs should be avoided as they can cause formatting errors).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