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4, 2015

梅长苏:完美圣人的幻象——《琅琊榜》观后感

《境界》独立出品 【热点剧评】
文| 苏沫
《琅琊榜》到底凭什么打动这么多中国人呢?说到底,还是因几千年来儒家信仰的影响。梅长苏,就是中国人眼中最完美的人格,就是儒家对于男人、对于士子最终极的要求,“克己复礼,赤子之心”,骨子里还是牢牢锁在儒家思想的最高标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克己复礼,赤子之心”


“遥映人间冰雪样,暗香幽浮曲临江,遍识天下英雄路,俯首江左有梅郎。”早几年前,我就曾在友人处看过这本当年的畅销小说《琅琊榜》。才冠绝伦的梅宗主、赤焰军少帅林殊,让我对这部没有什么儿女情长的长篇小说爱不释手。而这个秋天同名电视剧横空出世,《琅琊榜》也成了许多剧迷口口相传的良心之作,拥有清风朗月般气质的江左梅郎更激起人们心中珍藏已久的热泪。

未开播时制片方曾夸下海口说这是男人版《甄嬛传》,播完之后观众在盛赞之余却鲜有将二者相提并论。倒不是因制作水准差多少,而是因为大家突然发现,跟一个女人因爱生恨、为报夺爱之仇而玩弄权谋相比,一个男人为家仇国恨、为兄弟情义而向奸佞小人撒下的暗器显然更加正义凛然、动人心魄!

主人公梅长苏一出场便是衣袂飘飘、深不可测的江湖帮主身份,很快又演变成一个长袖善舞、玩弄权术的阴诡谋士身份。随剧情慢慢展开,大家发现他原来是个身负血海深仇,天赋帅才的少年将军;再到复仇之路一步步铺排下来,其实,他是一个深受孔孟之道影响的儒学生。

在这个饱满的人物形象中,江湖帮主和阴诡谋士只是薄薄一层皮相,是看热闹的人自以为了解的“真相”;而心怀天下身负血仇的热血男儿是皮肉之下的铮铮铁骨,是唯有挚友亲朋才能掀开的底牌;而最后一个恪守道义、忠君报国,永不越雷池一步的儒家子弟才是他的精神内核,因他的复仇之路简直是孔子“克己复礼”的典范,而他对于国家民族的爱和情感,也如孟子所说的永远“不失其赤子之心”。

作为势力雄厚江左盟宗主、智计无双的麒麟才子,如果想要泄私愤报私仇,大可以培养高级杀手去刺杀仇家,大可以在玩弄权术之中,将罪魁祸首的皇帝逼向绝路,但他却选择隐忍江湖十几年,拖着病弱之身,以惊人的忍耐冷静客观,将当年血案疑点桩桩件件查清楚。

虽然背后谋划是步步为营,但所做却无蝇营狗苟之事。

当年的冤案两位主谋,以及为了积蓄力量而被他利用的两位皇子,全都因自己所做的不法勾当而被绳之以法。没有以命偿命,没有要精神损失费,只要九五之尊的皇帝亲口承认自己错杀忠臣的罪过、还冤死忠魂的清白名声。

到了最后,大事功成,人却即将倒下。原本想着可以放下一切,与好友、爱人安稳度残年,又撞上外族入侵、国难当头!曾经在战场上失去一切的梅长苏还会选择舍命回到战场吗?对曾抛弃过他的朝廷,还会选择舍命去维护吗?

结果有情人再次劳燕分飞,挚友亲朋再次面临生离死别,没有众人期待的大团圆,但却是他最向往的结局——

“如同当年默默看着梅长苏入京时一样,金陵帝都的巍峨城门,此刻也默默看他离去。到来时素颜白衣,机诡满腹,离去时遥望狼烟,跃马扬鞭。两年的翻云覆雨,似已换了江山,唯一不变的是一颗赤子之心,永生不死。

初冬之风吹过梅长苏乌黑的鬃角,将他身后的玉色披风卷得烈烈作响。乌骓骏马,银衣薄甲,胸中畅快淋漓地感觉还是那么熟悉,如同印在骨髓中一般,拔之不去。

放眼十万男儿,奔腾如虎,环顾爱将挚友,倾心相持。当年梅岭寒雪中所失去的那个世界,似乎又隐隐回到了面前。烟尘滚滚中,他的唇边露出了一抹飞扬明亮的笑容,不再回眸帝京,而是拨转马头,催动已是四蹄如飞的坐骑,毅然决然地奔向了他所选择的未来,也是他所选择的结局。”

中国人眼中最完美的人格


在众多通俗文学作品所塑造的经典形象中,能让人感慨唏嘘、思之落泪的不多。《琅琊榜》,一部电视剧而已,到底凭什么打动这么多中国人呢?

说到底,细思之,还是因几千年来儒家信仰的影响。所以,要问为什么男男女女们对梅长苏这个角色有如此多的爱,是因为他的精神内核。他就是中国人眼中最完美的人格,他的信仰就是儒家对于男人、对于士子最终极的要求。中国人对于一个男人的期望,骨子里还是牢牢锁在儒家思想的最高标准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最理想化的形象。

梅长苏在故事中是儒学大师黎崇的得意门生,当年和好朋友靖王一起受教于这位太傅门下。后来黎崇因直言得罪皇上被遣回乡,郁郁而终。临走时还留下一个玉蝉给梅长苏作为信物,视为“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之意。

儒学大师又如何呢?在不能被理解的困局中依旧逃不过也放不开,他的“高洁”与否始终需要统治者的认可才能活下去。

在信仰的荒原上,人的智慧和道德实在是被寄予了太高的期望,也背负了太过沉重的担子。如果一个人的幸福需要倚靠另一个人去救赎,把完美人性的盼望,都赌在一个人是否能克制自己的私欲,一辈子保持赤子之心上,根基稳固吗?

说到底,人究竟是不能单靠自己的克制和智慧成为从里到外的道德“圣人”,真实而有效的做到问心无愧。所以圣经中说,要废弃智慧人的智慧,聪明人的聪明。因为神的愚拙也比人智慧。

梅长苏,一个品行高洁,战骨碎尽志不休的古代男子汉,现今的男人们依旧在他身上找寻顶天立地大男人的理想——在人性的罪面前,往往男人既不能齐家,也失去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在家是妻子抱怨孩子不认可的暴躁男人,在外是受气、唯唯诺诺听命于领导的小男人;而女人们则在现实中对寻找有担当的男人的不断失望中,向他投去倾慕,以解小男人遍地之忧闷。

一部电视剧,似乎满足了人们对完美人性的追求。其实,即便梅长苏多么心性高洁,也不能胜过他作为一个人的终极脆弱。如果在人身上寻找理想形象,终归要失望,也不过是幻想。

儒家派的孟子笃信人性本善,好像大家一旦相信了人性本善,那么接下来就有了引导所有人向善行善的根本。在人性向善的方法上,孟子主张通过教化,扶植和培养善的萌芽,使善性得以发扬光大,只需多多益善的努力便可以将“人”变为“圣人”。接下来比他年轻了几十年的荀子好像看出了些问题,提出更加辩证的思想“人性向恶”,主张通过教化,限制恶的趋势,使人性之恶向善转化。

虽然这两位大家之言各执一词都是找到要归善的根本,但却同时高估了人类向善的能力,也正因如此,才给后世所有想要得到真善美的人们带来无穷无尽的失败、灰心和沮丧,甚至到了绝望、破罐子破摔的地步。

这种拼命向善而不得的痛苦,不只中国人才有体会。犹太人保罗也在圣经罗马书中大声疾呼:“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做;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做。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

如果保罗单单只是犹太人,那么他在法利赛人严苛的律法之下,这样的苦楚终究会伴随一生。然而感恩的是,在他前半生自以为最辉煌的时刻,在骑马奔驰在大马色路上为领导效力的时候,主耶稣让他扑倒在尘土中,彻彻底底的认识到自己不但是“人性本恶”的,同时更对这恶无丝毫反抗之力。

人性不仅卑劣而且软弱,不仅不能救别人更不能自救。正是认识到自己处在可怜可悲的尽头,保罗才醒悟过来,在罗马书第七章的后半段,他才能说出:“感谢神!靠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就能脱离(这取死的身体)了。”

简单一句感谢,于骄傲的保罗来说,却是用尽了一生去摔打方能体味的真理。于世人又何尝不是呢?

蹒跚的得胜者


在《琅琊榜》这部电视剧当中,傲然挺立的硬骨头为人称道。靖王景琰是梅长苏最坚定的支撑,无论当年的冤案多么触怒父皇,他都愿意相信好朋友的清白,甚至不惜被打压、被排挤的现状,也绝不低头认错。因为事实上他根本没错,他的父亲所要的也不是基于事实和公义的认错,而是屈从威压和利益的苟且求全。

但到了他与梅长苏的交往中,这股子所谓的傲气就变成了刺伤挚友的利剑,坚决不认错,坚决认为别人都是动辄言利、不分黑白的小人,只有自己才是最有情有义的。虽然梅长苏快被气吐了血,但仍然极力劝勉,最终用真心换回靖王低了头。为什么呢?因为靖王终于明白这次的低头不是屈服,而是因为自己无能,所以需要接受挚友的帮助,才能保护所爱之人。

故事中,高傲的头颅为爱而低下来;而现实生活中,你是要昂着头宣称自己有能力行善,有资格赚得圣人的头衔,却一路失败一路挫折,最终伤痕累累,小心翼翼从各种人的评价和判断中得到些许肯定呢?还是要低下头承认自己的罪性,向神倾诉自己的苦楚,相信耶稣无条件的爱和接纳,从而满怀恩典满怀信心重新站起来?

上帝已全然知晓人性的软弱,他所带领的成圣之路是凭借信心完成的,而不是靠着好行为苦苦赢得的,他知道软弱的人因不断的错误而沮丧、羞愧而放弃,祂就先赐下爱子为我们的罪过买单!“我们既因信称义,就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以与神相和。我们又藉着他,因信得进入现在所站的这恩典中,并且欢欢喜喜盼望神的荣耀。”

《琅琊榜》中有一段话是我欣赏的,也是让我感受到来自好似上帝智慧的话。那时属下们千辛万苦为梅长苏找来救命的冰续草,药引却是十个人的性命,梅长苏自然拒绝。其中一位兄弟痛苦地说:“为何上天如此不公?杀害别人保全自己的人活下来了,像宗主这样不肯伤别人一点的却要死?”

梅长苏淡然答道:“在世人的眼中,生死是天大的事,可在上天的眼里,世间之大,茫茫万劫,浩浩宇宙,众生的公平决非体现在某一个人寿数的长短上,所谓有得必有失,当年活下来的那个人虽得了命,但他所失去的难道不是比性命更要紧的东西吗?”

我从中看到了超越佛、道、儒的另一种境界,耶稣说:“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门徒。得着生命的,将要失丧生命;为我失丧生命的,将要得着生命。”

虽然明知面临着被杀的危险,但靖王、言侯爷和莅阳长公主依然愿意在金殿鸣冤,他们的勇气和为朋友舍身的义气让人佩服。而圣经罗马书5章说:“为义人死,是少有的,为仁人死,或有敢作的,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

完美的儒家子弟说,他可以为了心中道义放弃生命;受世人敬仰的孔老夫子也说:“朝闻道夕死可矣!”究竟此道在何处?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翰福音14:6)

或许上帝在创造人类时,就在灵魂的最深处埋藏了一颗渴望神圣的种子。所以佛家、道家才会如此绞尽脑汁、诚心诚意想要成仙成佛,而不信鬼神的儒家呢,则是竭尽全力想要靠自己努力成圣,只可惜造物主只有一位,救赎之路也唯有一条。这是窄门不错,但却为所有寻找的、叩门的敞开;这是一条要低头认罪,承认自己全然没有骄傲资本的路,但走进之后却有属于上帝之子的光明、自由与尊贵。

我们应该真正全心追寻的是一位神,而不是一个完美的人。在人没有完美,只有残破,完美是单单属于神的。在上帝的面前,我们都不及格,但是我们可以靠着恩典成为蹒跚的得胜者。


版权声明:《境界》所有文章内容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来自《境界》,微信号newjingjie”,并且不得对原始内容做任何修改,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如有进一步合作需求,请给我们留言,谢谢。
境界征召
祷告是《境界》最重要的事工,为了筑起属灵防火墙,藉着祷告彰显神的大能,藉着祷告改变自己、改变世界,《境界》特在两年后再次征召被神呼召的代祷者,愿意日常委身为《境界》祷告,参与每周一次的空中祷告会,如果神感动你,请发邮件至jingjietougao@gmail.com,并附上你的信主和服事简介,让我们更多认识你。

境界服务站
求助:寻找广州萝岗区信仰纯正的教会?
小编:请知情者跟我们联系。
境界奉献

因《境界》无固定投资者,全靠读者奉献支持运转,这两年半来《境界》的主编和部分采编人员为义工,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倚靠圣灵方能成事!凡参与过奉献的读者(不限次数和数额),请将你的电邮地址发送至jingjietougao@gmail.com,您将会定期收到主编来信。

微信钱包奉献步骤

1.长按下图二维码,选择直接识别二维码,或者“保存图片”到手机。
2.启动微信扫一扫功能,点击右上角“相册”选取刚刚保存的二维码就可以了。
付宝转账jingjie2013@gmail.com
银行转账:招商银行一卡通:6226-0902-1040-5037
户名: 赵杰 开户行:招商银行上海分行
国际支付:Paypal:jingjie2013@gmail.com
                                                                                                                        




This is a guest post from physbook team, and protected under CC BY-NC-SA 3.0 License. Unless otherwise stated in the comment text, without author(s) written permission, please specify: Reprinted from Physbook (RSS)/转自飛思播客 (RSS) with the article's link (Please do not change the Title. Remain the link same at least because we could make changes on the content in further updates otherwise you will be responsible to the mistake you spread to readers) OR Trackback in the comment "[...]quotes/引用[...]" with your article part and link FOR reproducing or using the whole or any part of the content.
Leia Mais

Sunday, October 18, 2015

绝望中走出的韩国总统朴槿惠 ,上帝才是最终依靠!

“我选择了希望。我的人生能够走到现在绝不是光凭自己的力量。能够强忍绝望以及常人无法承担的悲伤,全都是因为我的人生不仅仅属于自己。”——朴槿惠

在今年9月3日国庆阅兵式上,一位端庄温婉、笑容可掬的女总统出现在天安门城楼,站在显著位置。她就是韩国总统朴槿惠。在有些中国人看来,她含着金汤匙出生,父亲是曾任韩国总统18年的朴正熙。但又有几人知道,现在的她:无父、无母、无夫、无子。她在竞选总统时说,自己是“四无”女人,只有把全部心血献给国家。这样一个女人,当金汤匙退去之后,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历练。

我们讲3个故事,看她曾过着怎样异于常人的生活。
1
第二个故事:
在中学时代,朴槿惠已生活在总统府。在那个春意盎然的懵懂时期,虽然面容娇好,也没有哪个男生敢追求她。直到上了大学,终于有个男生壮着胆子送给她一个面包。这件事被其父亲知道了。第二天早上,那名男生收到一箱面包!捧着面包,小伙子知难而退。
2
第二个故事:



发生在她的母亲遇刺身亡之后,22岁的朴槿惠代替母亲,担当第一夫人角色,协助父亲接待外宾。那是1979年,美国总统卡特访问韩国,他有意撤走驻韩美军。如果真是这样,韩国的国家安全将受到威胁。当时,朴正熙和卡特的会谈陷入僵局。卡特总统甚至拒绝国宾礼遇,住到美军兵营。朴槿惠利用和卡特夫人罗莎琳的谈话,把韩国对现状的关切告诉她,罗莎琳将此转告了卡特。最后,卡特总统接受了建议。朴正熙非常高兴,夸奖说:“槿惠这次立了大功,做得好。”
3
第三个故事:



那是1979年10月26日,朴正熙总统被部下暗算,不幸遇刺身亡。深夜,朴槿惠被电话铃吵醒,请她起床准备。总统府秘书室长来到官邸,告诉她父亲遇刺的消息。朴槿惠得知后,问的第一句话是:“前线怎么样了?”也就是问“三八线”是否有异动。
她不记得那晚是怎样熬过去的,恐怖的宁静缓缓包围,一开始只是一阵寒意,接着全身上下开始不停颤抖,当一个人受到太大打击,是哭不出来的。这样的三件事,任何一个普通人很难经历。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在光鲜包裹的背后,是怎样一个心情。
在她父亲遇刺之后,一切发生了改变。他和弟弟妹妹搬出了青瓦台总统府。随着韩国民主自由风气不断演变,朴槿惠的处境越来越窘迫,她的人生打开了新的一页,面临无数的背叛。那些原本跟他父亲亲密的人,那些因他父亲的存在而无微不至照顾她们的人,都相继疏远了,甚至在背后攻击他们。随着时间推移,这样的攻击越来越多。她面临从未有过的伤心体验。身边的人开始一一背离。甚至和妹妹之间的关系也变得紧张,弟弟也曾曝出吸毒丑闻。山一样的压力向她袭来。朴槿惠曾经一度患上莫名的皮肤病,医生也没有办法。那是巨大心理压力产生的。在世间的不闻不问当中,朴槿惠仿佛消失在历史的背后。原来世上的人心一天就能改变。在青瓦台,朴槿惠了解了国家权力脉动的最上层。父亲离世后,她也尝到了社会最底层的滋味。那段世间,她读了《圣经》。她开始了解到,人会背叛人,但上帝不会。
诗篇23篇4节:我虽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诗篇23篇5节:在我敌人面前,你为我摆设筵席;你用油膏了我的头,使我的福杯满溢。
靠着神的话语,朴槿惠度过了默默无闻的整整18年。直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席卷韩国,经济陷入萧条。这时候,朴槿惠眼见民生艰难,国家危殆,毅然重返政坛。2012年12月,朴槿惠在韩国总统大选中获胜。成为韩国有史以来首位女总统。在她最艰难的时刻,绝望锻炼了她,上帝的话语产生了作用,使她获得新生,服务她的国民。                                                                                                                                                                                                                                 
-->   


This is a guest post from physbook team, and protected under CC BY-NC-SA 3.0 License. Unless otherwise stated in the comment text, without author(s) written permission, please specify: Reprinted from Physbook (RSS)/转自飛思播客 (RSS) with the article's link (Please do not change the Title. Remain the link same at least because we could make changes on the content in further updates otherwise you will be responsible to the mistake you spread to readers) OR Trackback in the comment "[...]quotes/引用[...]" with your article part and link FOR reproducing or using the whole or any part of the content.
Leia Mais

Friday, October 16, 2015

《琅琊榜》其实是一群HR拍的……

《琅琊榜》播出后因其出色的道具、构图、演技广受好评,各种细节帝都一致得出导演组都是处女座。然而你不知道的是,其实导演组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专家,请看下面这段吏部尚书(沈追)和刑部尚书(蔡荃)的对话……

01 “说起来。党争真象是一场噩梦。虽然有些人已经困死在了这场梦里,但幸而还有些人是可以醒过来的。”在东宫偏殿。刚议完一件政事的沈追感慨道,“其实大多数人在仕途之初,所怀的还都是济世报国,光宗耀祖的志向,不过官场气象污浊,渐渐蒙弊了人的心智,未免随波逐流了。殿下在更新朝中气象之时,也肯放些机会给这些人,实在是仁德啊。”

之之点评:这一段讲的是组织气氛对人的影响。一个人能不能取得成就不单单靠自己的能力和志向,还会受到组织气氛对他的影响,一个再积极进取、要求上进的人进入一个组织气氛差的环境,自然发挥不出来。而沈追大人对朝中气象更新的感慨也预示着组织氛围的改变对组织内所有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02 “不过这样的机会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给,有些人心性已成,只怕难改,”蔡荃素来比沈追激进,扬眉道,“天下贤士尚多,留出些位置来给那些未受玷染的寒门学子,岂不是更好?”“无论寒门豪门,但凡学子,都有进阶的途径,朝廷只要能不分门第地给出公允二字即可,不能矫枉过正。要知道,为官为政,经验还是很重要的,新晋官员在品性和锐气方面虽然占优,经验上却难免差了些。”

之之点评:这段讲的是经验和品性锐气到底谁重要。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思想认为,能力(competency)是区分高绩效低绩效的核心因素,而能力是一个人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表现出来的行为。而一个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一个人价值观、个性、动机的影响,即上文中的品性和锐气。这两者是缺一不可的。所以两位尚书大人的争论是非常有意义的,将优秀人才的标准拆解得非常清晰。

03 “谁是天生就什么都知道呢?多给些磨砺的机会,自然会老道起来。”

“那也要时间啊,”沈追摆了摆手,“就比如驻军换防改制这桩事吧,李林的年资,不是摆着好看的,我想换谁来办这件事,只怕都不能比他更周全更能切中要害。”

“我承认兵部的方案很好,但这只是个案,不能推及大多数人。年资和经验这种东西是因人而异,有些人一年顶人家十年,可有些人守着一个位置十来年,还是什么都不知道。凡事不能一概而论,必须逐一勘别才行。”

之之点评:这段讲的就是人才盘点的应用了。组织中有各种各样的人,有些人有潜质,成长性很强;有些人有经验,能将现有的事情做得很好。像兵部尚书这位潜质不高,但有很好的年资和经验的人,属于明星绩效员工,对于这类员工就应该持续沟通,让他保持现有的高绩效状态。

04 “可是天下州府,各级地方官员这么多,没有统一的制度和标准,如何逐一勘别?这成百上千的朝廷臣子们,哪儿勘别得过来啊?”

之之点评:对于内部员工用人才盘点来识别各类人才,分别加以使用,对于新增的人才就需要构建统一的招聘制度,才能保证企业的内部和外部两条造血机制都完美进行。

05 “难办就不办了吗?筛查人才,选贤与能加以任用,本就是帝王最主要的一件事,现在尸位素餐的人不是太少而是太多,太子主政,新朝当然要有新气象。”

萧景琰一直很认真地听着两个最倚重的臣子辩论,此时方皱一皱眉,低声道:“蔡卿慎言,哪有什么新朝?”

蔡荃也立即反应出来自己说错了话,忙起身谢罪道:“臣失言,臣的意思是指……”

“好了,我知道你的意思,以后小心些。”

“是。”

之之点评:企业在需要扭转局面进行人力资源大调整的时候,千万不可操之过急,因为组织中大部分人是抗拒变革的,需要小范围试点,取得成效,树立信心后再在大范围推广,刚开始的节奏一定要稳、准、狠。

这段在电视剧中短短不到十分钟的对话,已经将制作组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展露无遗。

                                                                                                                                                                                                                                
-->



This is a guest post from physbook team, and protected under CC BY-NC-SA 3.0 License. Unless otherwise stated in the comment text, without author(s) written permission, please specify: Reprinted from Physbook (RSS)/转自飛思播客 (RSS) with the article's link (Please do not change the Title. Remain the link same at least because we could make changes on the content in further updates otherwise you will be responsible to the mistake you spread to readers) OR Trackback in the comment "[...]quotes/引用[...]" with your article part and link FOR reproducing or using the whole or any part of the content.
Leia Mais

Friday, October 9, 2015

从《琅琊榜》看职场上位法则,谁是最强管理者?


近日,电视剧《琅琊榜》声势大起,各大视频网站评分几乎都在9.5以上,一向以用户挑剔闻名的豆瓣也创记录至9.2分。除此之外,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22亿、百度指数超过150万,社交平台上也充斥着各种甘当“自来水”的观众安利着这部良心剧。

《琅琊榜》讲述了“麒麟才子”梅长苏以病弱之躯智博奸佞,演绎了一段交织智慧与阴谋、阴暗与明媚交织的故事,主线围绕东宫太子萧景宣、誉王萧景桓与靖王萧景琰三子夺嫡展开。作为《琅琊榜》的超级铁粉,小编想从管理者的角度和大家探讨探讨《琅琊榜》中几个管理者的管理手段与大忌。



1.太子萧景宣-将“好牌打到烂”的典型代表




作为一个管理者,东宫太子萧景宣可谓是占尽先机,他有着一国储君的头衔,宠冠后宫的母妃,更有号称“大梁柱石”的宁国侯谢玉为他筹谋,先天优势远远大于其他竞争者,但他却成了将“好牌打到烂”的典型代表。

《琅琊榜》中,太子萧景宣并没有大才,多数时候都是由背后的宁国侯谢玉为他筹划,而这便是他最致命的问题。谢玉有着非常的才华谋略,却同时也有着非一般的城府与野心,从欺骗亲子入誉王府卧底到对守望相助多年的卓家赶尽杀绝,可以看出谢玉是一个极度以自身利益为核心的人。除了谢玉,萧景宣的身边可以说没有其他能够信任依托的人,外加上本身能力不足,直接导致了在谢玉倒台后他便没有了丝毫的竞争力。虽然,萧景宣懂得利用东宫身份培植“员工”,也深刻明白政治不能没有财力的支撑而苦心经营,最终却因身边再无人可用而纵情声色,无力回天。



2.誉王萧景桓-职场里完美的“伪装者”




誉王萧景桓从各方面来看都是一个不错的管理者,一个普通的亲王能与太子相斗十载,获得几乎与太子并肩的名誉与地位,在外贤王美名远扬,他的才干与能力可见一斑。

作为一个管理人员,萧景桓是称得上职场里完美的“伪装者”:他几顾茅庐请梅长苏相助,礼物次次被退仍不放弃;不介意秦般若女子之身,对她从谏如流,即使有错也不归咎于她……原本他的才华远在太子之上,身边也有秦般若般玲珑的人相助,可谓胜利在望,却终究落得悲凉收场,问题又出在哪里?萧景桓虽然懂得善用人才,但却不能真正“识人”:秦般若在他身边多年却未发现她带只是想利用誉王为滑族复国的用心;虽然能够对上位者阿谀奉承讨欢心,却常常忽视皇上多疑的性格而碰壁。萧景桓有竞争心却急功近利,多年专攻太子一人而不关注其他潜在对手,不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道理。最终他脱下了“伪装”,孤注一掷,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举兵造反,更是将自己推入深渊。



3.靖王萧景琰-只会“做”,不会“说”,管理不足




《琅琊榜》中,萧景琰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形象,他自小深入军营,事必躬亲,立过大大小小的军功,有着极高的名望和一群出生入死的将领。他有着无数闪光的优点,不重名利、踏实稳重、知人善用、心怀百姓、忠于内心……他坚持“你如何待人,他人便会如何待你”的准则,待人真诚,不卑不亢。

然而作为一个管理者,萧景琰仍然是不足的。萧景琰有着很强的规范性,而这也导致了他的“默默无闻”,“虽然是多做事少说话,但自己不说,让别人说总可以吧。……事情虽然做的天衣无缝了,可效果却适得其反,白白埋没了殿下的善行,如好象衣锦夜行一般,无人得知。”他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却也因此中了誉王的反间计与梅长苏生出嫌隙。萧景琰的太过重情义也直接导致他在很多事情上不能理智应对,做出错误的判断与选择,在卫峥被抓后,如果不是梅长苏极力阻止,靖王的下场可以预料。有时候,管理者的优点也是缺点,关键在于如何趋利避害,理智管理。



4.江左盟宗主梅长苏-目标坚定、最出色的管理者




在靖王的身边,他是帝都之中满腹奇诡,算无遗策的麒麟才子;而在广阔的江湖,他是有“遍识天下英雄路,俯首江左有梅郎”美誉的江左盟宗主。

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梅长苏无疑是《琅琊榜》中最为出色的,他有着坚定的信念与目标,相比把自己放在管理的核心,他更倾向于有一个完整的制度来替代他个人的作用。梅长苏虽缠绵病体,但各项事务从未因他卧病而有停滞,所有的事情都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与各路间的通讯也不曾间断。相比太子、誉王和靖王,梅长苏在管理上的能力尤为突出:

1、与太子相比,梅长苏能够合理地安排人才,让他们坚守自己的位置,承担自己的职责。比如在萧景睿生日前很久就已经谋划如何扳倒谢玉,即使是遥远的南楚,他也能调兵遣将,决胜千里;

2、和誉王相比,梅长苏的伪装或许并不完美,但他高瞻远瞩,始终以大局为重,谨小慎微。如其不以真实身份与靖王相认,独自忍受冷眼与误会,毫无怨言。

3、虽然与靖王有着一样的血性与情义,却总能在最危难的时候做出最理智的判断与选择。例如在卫峥被抓之后,即使心急如焚仍竭力制止靖王不莽撞劫囚,洞察对手心思,巧妙布局,尽可能将伤害降到最低。

4、梅长苏能最大化利用身边的资源,不单独以利益拉拢。言侯爷虽是皇后的哥哥,却不忌惮他与誉王的关系,真诚相托;鸿儒周玄清隐居多年,他坚信老先生高风亮节不改,必会相帮。

《琅琊榜》无论从拍摄、特效、构图还是剧情等方面,都是值得推荐的好剧,而其中主要人物在管理上的优势与缺失更加值得我们思考与探讨。“对童路坦然相待,用人不疑,这就是我的诚心;留他母妹在手,以防万一,这就是我的手腕。并非人人都要这样麻烦,但对会接触紧要机密的心腹之人,诚心与手腕,缺一不可”。商业竞争中情况错综复杂,管理者应有着梅长苏一般的风范与胸襟,要真诚待人,更要考虑周全。
                                                                                                      



This is a guest post from physbook team, and protected under CC BY-NC-SA 3.0 License. Unless otherwise stated in the comment text, without author(s) written permission, please specify: Reprinted from Physbook (RSS)/转自飛思播客 (RSS) with the article's link (Please do not change the Title. Remain the link same at least because we could make changes on the content in further updates otherwise you will be responsible to the mistake you spread to readers) OR Trackback in the comment "[...]quotes/引用[...]" with your article part and link FOR reproducing or using the whole or any part of the content.
Leia Mais

歡迎Wlcom

分享是主旋律,,工具类总结,tips and derivations that will make it easier for me to perform the various tasks im faced with. These notes cover a wide range such as data analysis utilities (details see my site tags). this site is mainly used to help me clarify/sumarize/debug/backup/refactor/organize my thoughts,我的生产力解放,不用把更多的时间赔上,and capture my interests with time savingmay helpful to you literally we turn to a grp blog and collaboration,,,, on the other hand, i strongly suggest to subscribe inside a rss reader rather than refresh the website each time,,,alternatively, you can subscribe as podcast inside like itunes if you wanna download media contains ,,, also the microblog site is a complement to our website. - @Musibolun

For Commenters: To enter in LaTeX in comments, use $latex $ (without the < and > signs, of course; in fact, these signs should be avoided as they can cause formatting errors).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